标准化驱动质量强国建设

2021-03-04 09:28:38 tibiao 3

标准化驱动质量强国建设

一、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增强和优化标准供给体系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结构性去产能持续加力,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速壮大,但是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的局面依然存在,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格局改变缓慢。今后的工作重点依然要继续聚力提质增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加快绿色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化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打开新局面。与此对应的标准化体系应进行结构调整,当前,迫切需要标准化工作从产业生态体系构建出发,加强综合标准化工作。加快、加强先进标准的制订和修订,以高标准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提高供给体系适应需求的能力,实现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以高标准倒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高标准全面提升推动产业升级,实质性支撑产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转型发展,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深度参与价值链上层国际竞争。

二、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 "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当前工业化正加快从机械化、自动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产业融合从信息技术在单一业务环节中的单项应用,到信息技术与业务系统的综合集成,再到业务和发展模式的融合创新,引领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我国产业融合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步入了新阶段,呈现出了新特性。如今,融合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旋律,按照传统行业分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技术融合、产业变革和全球的竞争格局,迫切需要充分发挥 " 标准 +" 效应,以标准引领产业融合发展。着力于完善标准化合作机制,提升融合标准协调效率;构建政府主导制定和市场自主制定的两级新型标准体系,增加融合标准供给;以知识工程和试验验证为基础,加强标准研制质量;不断提升标准服务模式创新,营造标准应用环境等方面成套成体系的推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三、产业技术创新需要标准化保驾护航

自计算机诞生以来,每隔 5 10 年信息技术领域就会出现颠覆性的重大技术变革,继而引发出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密集涌现,这一特征持续至今。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天然的渗透性和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是跨领域创新的最大动力。十九大报告指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创新技术的源头,前瞻性、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关系到产品开发、产业升级的先发和后劲。关键核心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突破能力决定着企业竞争乃至国际竞争的成败。标准化日益成为创新成果迅速扩散和转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近年来,标准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有力支撑和推动了技术创新,极大地激发了产业发展活力。当前,加快促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不断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大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切实发挥标准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四、新业态、新产业需要团体标准助力快速发展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正在打破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供需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衍生出更加开放、融合、创新的经济生态。随着信息技术与制造、材料、能源、生物等技术的交叉渗透日益深化,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同时,也培育出一大批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的出现。随着市场经济和企业竞争发展的需要,新业态新产业催生出的技术具有发展速度快,产品变化快,技术迭代速度快等诸多特点,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无法满足需要,制定灵活、市场反应速度快的团体标准就会应运而生。当前阶段,迫切希望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鼓励和积极引导下,增强市场标准有效供给,定期遴选出应用效果好,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强,社会影响力大的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并向社会公布,支持其在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领域内的推广应用,使团体标准成为高水平、高质量的代名词。

五、国际经济竞争需要标准体系开放互通共享

当今,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增长和全球产业变革的推动力,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紧对高端科技创新布局,力图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中国产品、中国企业、中国制造标准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必须要大力构建开放互通共享的标准体系。一方面要深入接轨国际先进标准,不断缩小我国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之间的差距,提高增强我国中高端产品在全球市场的认可度,减少我国产品出口的技术风险。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全球性区域标准以及国际知名联盟标准的制定活动,不断扩大标准化工作国际的朋友圈。秉承合作共赢,互通互联的理念,深度参与全球产业格局,提升国内外标准水平,共同树立全球标准,推动形成标准化新格局。特别是当今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标准化的工作更应该开放,更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让中国标准从技术、标准、规则的模仿者、追随者、遵守者,转变为赶超者、创造者、引领者,并在国际上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产业组织作用。

(源自《电子质量》刊物的论文《标准化助推质量强国建设之思考》,作者:翟洪霞,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公益性知识分享,特此声明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