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698.29-2024 《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9部分》标准解读
GB/T 4698.29-2024 《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9部分》标准解读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 卢凡 罗策
一、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光电直读光谱法(也称作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光电发射光谱法等)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速度快、线性范围宽、干扰少等优点,不消耗昂贵的化学试剂或特种辅料,直接对固体样品进行测试,可在数十秒内分析多个元素,已成为现代分析中重要的手段,在铁基、铜基、铝基、镁基、锌基、铅基、锡基、镍基以及贵金属分析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样品可以是板、棒、带、挤压件、铸件或其他变形形式及形状。迄今,我国还没有钛及钛合金光电发射光谱法分析标准方法。本项目旨在制定钛及钛合金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满足钛及钛合金的分析需求,填补我国在此方面的空白。
本标准的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钛及钛合金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提升钛及钛合金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钛及钛合金分析方法的标准体系。
二、标准确定的主要内容及依据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编制组对国内各企业、科研院所采用直读光谱法测定钛及钛合金的多个元素及其测试范围进行了调研,对国内外钛及钛合金的光谱分析标准样品进行了调研,在大量的调研和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同行实验室调研情况以及全面数据调研分析结果,完成了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的编制工作。同时,标准编制组确定按以下主要原则进行标准的编制工作。
a) 适用性:本标准以满足我国钛及钛合金行业的生产和使用的需要为原则,宜于应用,能够满足生产、使用及研究的需求。标准的技术内容符合我国当前的检测实际,对生产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b) 先进性:本次制定的光电直读光谱法同时测定钛及钛合金中铝、碳、铬、铜、铁、锰、钼、镍、硅、锡、钒、锆含量,方法的灵敏度高、干扰少、流程短、步骤简便、易于推广。本标准为国内首次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
c) 规范性:本标准是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和GB/T 20001.4-2015《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进行编写,并根据GB/T 6379.2-200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进行数理统计。
d) 合规性:充分考虑国家法律、安全、卫生、节能、环保法规的要求。
三、小结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标准制定过程中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充分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标准中的先进思路和方法。采用的光电直读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速度快、线性范围宽、干扰少等优点,不消耗昂贵的化学试剂或特种辅料,直接对固体样品进行测试,可在数十秒内分析多个元素等优点,国内在应用光电发射光谱法分析钛及钛合金方面已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标准对光谱仪的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用标准样品建立了工作曲线,对共存元素的干扰进行了校正,建立了光电直读光谱法测定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铝、碳、铬、铜、铁、锰、钼、镍、硅、锡、钒、锆含量等12个元素的分析方法。
本标准的制定有利于促进我国钛及钛合金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提升钛及钛合金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钛及钛合金分析方法的标准体系,对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产品的生产研发、质量保证和促进钛产业的创新发展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